心电图检查时常常看到报告单上,写着“窦性心动过缓”的字样。于是,心里惴惴不安;担心心脏是不是有了毛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窦性心动过缓的知识。
在前一节我们谈到窦房结每发放一次冲动,心脏就产生一次跳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发放冲动的频率是60~次/分;也就说正常人的心跳是60~次/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使窦房结发放冲动的频率减慢低于60次/分;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因此,窦性心动过缓的定义是:在窦性心律时心跳小于60次/分,称之为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对人体有没有危害;要不要治疗取决于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及伴随的症状。
⑴、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正常青年成人、运动员、体力劳动者、老年人、午间或夜间睡眠时。绝大多数的窦性心动过缓是神经性的,多伴有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的现象,植物神经功能改变时常有心率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心动过缓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休息时间,增加心博出量,每分钟心排出量也无减少。因此,心率适度偏慢非但没有危险,还能让心脏有更多的机会休息。所以,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导致的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40~60次/分,血液动力学改变不大,又无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没有明显的症状则无需治疗,还有部分患者去除可逆性病因、诱因心率即可恢复正常,通常预后良好。不必过于担心,平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度增加运动,放松心态注意观察就是了。
⑵、窦性心动过缓也可以由多种病理状态原因引起
①心外原因:包括颅内疾病如脑瘤、脑中风、脑脑外伤颅内压升高导致迷走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泌尿系结石、胆囊疾病、呕吐等导致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此外,某些药物如降压药(如倍他洛克)、镇静药;血钾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尿*症等疾病都可以是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的原因。
②心内原因:由于窦房结本身受炎症、缺血、中*或退行性变损害导致窦性心动过缓。例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肌梗死、心肌病等,也可见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器质性心脏病。对这种窦性心动过缓要引起高度重视。
当心率持续显著减慢时患者会表现气短、疲劳、头晕、胸闷,甚或出现晕厥,冠心病患者可出现心绞痛。由于心率显著减慢,可产生心博出量降低血压下降,尤其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为显著。
总之,对窦性心动过缓者,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病因和心率及伴随的症状,由于心脏基础疾病引起的心肌性窦性心动过缓的严重患者,心率甚慢、症状明显、甚至有发生昏厥的患者,医院心内科寻求帮助,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