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得了冠心病,受体阻滞剂该如何使用 [复制链接]

1#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ktyx.com.cn/lehuo/baike/20201113/534.html

β受体阻滞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已广泛用于冠心病的防治,它通过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发挥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的作用,具有减少心肌耗氧,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功效。冠心病患者正确合理的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实现显著获益。下面就一起来看看β受体阻滞剂到底该如何使用!

一、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原则

患者经常有这样的困惑,β受体阻滞剂种类这么多,到底该如何吃?吃多大剂量?其实,这主要是由β受体阻滞剂的类别(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和患者的耐受程度来决定:

1.药物类别:

常见的几种β受体阻滞剂的目标剂量如下表所示,如果患者可以耐受,应尽快调整药物至目标剂量。其中,美托洛尔缓释剂型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相比,血药浓度更加稳定,对患者心率控制也更平稳持久。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目标心率:

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每天监测血压和心率,并根据心率调整药物剂量,心率达到55~60次/min时的剂量即为患者的最大耐受剂量。此时,即使患者没有达到药物目标剂量,也不应再继续增加药量。在心率不低于55~60次/min的前提下,应尽快调整药量至药物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

二、β受体阻滞剂在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应用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若无禁忌证,应尽早(入院24h内)服用β受体阻滞剂。每日评估血压和心率,结合缺血症状发作情况和心功能,在不低于目标心率的前提下,尽快调整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住院期间未能达到药物目标剂量时,出院后应在门诊继续调整。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降低ACS患者死亡率,因此,若无明确禁忌,建议应长期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

但需注意:对于有明确禁忌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具有发展至心源性休克的高危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如70岁、收缩压mmHg、心率次/min及其他低心排出量表现),应避免应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建议病情稳定后开始口服治疗。

三、β受体阻滞剂

在稳定性冠心病(SCAD)中的应用

SCAD患者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远期预后,缓解心肌缺血的主要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和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兼具两方面的作用,既能够减轻心绞痛发作,又能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只要无禁忌证,β受体阻滞剂应作为SCAD患者的初始治疗药物。并且,与CCB相比,β受体阻滞剂在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更加有效,可以控制运动引起的心绞痛发作,改善运动耐受性,降低心肌梗死发生风险,是治疗SCAD的基石。

若β受体阻滞剂禁忌或不能耐受,可选用CCB类药物或硝酸酯类药物。目前更推荐使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剂型和比索洛尔。

四、β受体阻滞剂

在微血管性心绞痛(MVA)中的应用

MVA患者药物治疗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和(或)减少心肌氧耗,包括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雌激素缺乏等情况。β受体阻滞剂是MVA的一线治疗药物。

症状持续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可与硝酸酯类药物联合使用,实现优势互补,如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硝酸酯类药物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和收缩力增强,而硝酸酯类药物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介导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并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β受体阻滞剂可能引起的冠状动脉血管紧张度增加。

小结

β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冠心病的防治,是治疗ACS和SCAD的基石。在排除禁忌症后,应尽早开始使用,并逐渐调整至药物目标剂量或患者最大耐受剂量。与其他抗心肌缺血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和麝香保心丸等)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风险。

参考文献

1.陈韵岱,霍勇,梁春等.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35(02):-.

2.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10(06):1-.

-本篇相关视频推荐:中成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前世今生-

往期热文

以循证证据指导临床实践,麝香保心丸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循证|专题3:中国科技期刊百花齐放,助推中国循证研究蓬勃发展历史说心药(下篇)——苏合香丸古为今用的变迁历史说心药(上篇)——经典名方,苏合香丸高血压急症患者该如何降压?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心希望快讯”推文旨在向且仅向医疗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欢迎医疗专业人士阅读。“心希望快讯"对于用户超出明示用途的任何使用不承担任何责任。

·“心希望快讯”发布每篇原创文章内容均法律保护,未经授权,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直接或间接发布或使用,凡欲转载“心希望快讯”发布的原创内容须获得我方平台授权后方可使用,转载申请请发送到邮箱:margret.hong

semirco.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