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所高校开学暂不返校,线上授课 [复制链接]

1#
近日教育部印发提醒函“做好线上教学各项准备”目前多所高校已调整春季学期返校安排“开学暂不返校线上授课”

北京交通大学

10日,北京交通大学发布《关于调整年春季学期开学相关工作安排的通知》称,经学校研究决定,实行如期开学、延迟返校、先线上后线下教学的工作方案:原定开学时间不变,推迟学生返校时间。学生3月1日(星期一)按照原定课表和教学计划线上开学。3月1日-21日期间,学生通过网络参加教学活动,3月22日(星期一)恢复线下授课。3月16日-21日为学生陆续返京返校时间。教职工上班时间不变,2月25日(星期四)正式上班。计划于年6月份毕业的研究生,因论文撰写等特殊情况确需返校的,经个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批后,于2月24日-26日集中返校。已报名参加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学生,经个人申请、学院审批后,于2月24日-26日集中返校。返校后,须严格执行北京市进京有关防控*策和防疫要求。

北京交通大学的《通知》中还表示,学校将根据首都疫情防控形势以及上级相关工作安排,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和相关要求,如有变动将及时提前告知。

北京师范大学

10日,北京师范大学发布通知,该校北京校区春季学期定于2月22日(星期一)开始上课;学生通过网络参加线上课程,暂不返校。3月16日(星期二)为学生返校日。毕业生因毕业论文、就业等原因需要提前返校的,可申请于2月21日、2月22日返校。于3月16日以前返校的学生,学生入校后须实行14天健康监测,满7天、满14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学生在健康监测期间不得参加各类集体活动。

北京工商大学

7日,北京工商大学发布通知称,本着“如期开学、延期返校、线上授课”的原则,经学校研究决定:所有学生在规定的开学时间即3月1日线上开学。3月1日-21日,学生通过网络参加教学活动,3月22日(星期一)恢复线下授课。本科生返校时间暂定3月20-21日,研究生返校时间暂定3月16日-21日,分批次有序进行,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返校可向学院提交申请。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也发布了相关通知:春季学期开学实行“开学暂不返校”模式,即按照现行校历安排,学生2月21日注册,2月22日上课,教职工2月19日上班;但是学生暂不返校,采取线上方式参加正常教学活动。暂定3月16日起分批次有序返校,3月22日(星期一)全部恢复线下授课。全体离校学生未经批准不得提前返校。此前已有多地高校学生返校延期至3月上旬

河南理工大学

2月5日,河南理工大学在《关于做好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中强调,本学期学生返校开学时间将根据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确定。请同学们务必不要提前返校,耐心等候学校的返校通知。

西南交通大学

2月5日,西南交通大学要求学生按批次、按规定、按条件返校,第一批次返校时间为年2月20日—21日。第二批次返校时间为年2月23日—24日或2月27日—28日。

成都大学

1月21日,成都大学发布春季开学通知,2月18日—21日分批错峰返校,2月20日、21日报到注册,2月22日(星期一)正式行课。具体分批错峰返校安排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并另行通知。

教育部:

做好线上教学各项准备

10日,教育部印发提醒函,强调要科学安排春季学期开学工作。各地和高校要综合考虑国内疫情形势变化和学校教育教学安排,科学研判、及早制定年春季学期开学方案,落实错峰要求,做好线上教学各项准备,及时通知师生返校要求。

很多小伙伴

都在问咱黑龙江

大中小学校

开学时间

放心

团宝一旦有确准消息

一定会第一时间

通知大家的

另外

团宝在这里

提醒大家伙

放假也没忘了

学习和实践

“青年大学习·特刊”

明天更新

“寒假技能提升指南”

欢迎戳图查收

“如此家长”当不得

在刚刚结束的牛年春晚中,一则名为《如此家长》的相声,凸显了子女教育中家长的焦虑与无奈,引发了许多父母的深思与共鸣,更让我们重新审视作为家长,应当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如何科学地抚养教育后代。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剧场效应”的催生下,各种各样的校外培训班纷纷涌现,语文、数学、英语等“比学赶超”,画画、书法、舞蹈等成了“样样重要”,“你家孩子报什么班?”“厉害了,人家的娃”成了家长间聊天的热门话题。相声中描述的把一天之内需要用的衣服都套在孩子身上实属夸张,但接送孩子去校外培训班着实耗费了家长巨大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使家长们疲于奔命、不堪重负,孩子们也是“压力山大”、喘不过气。

除了报培训班,辅导孩子作业也是一道“送命题”。相声中辅导孩子做算术题的场景,完美还原了家长们“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苦涩与心酸。每一次的拧眉瞪眼怒发冲冠,都伴随着心动过速血压飙升,因为辅医院抢救也从段子,变成了活生生的新闻案例。

望子*,人之常情,但是盲目从众,将会贻害无穷。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生命体,素质、爱好都不一样,不可能千人一面。在如今火热的校外培训背后,有多少是因为互相攀比盲目选择,又有多少是真正为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呢?家长们要少念叨些“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须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要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多期盼些“静待花开”,坚信自己的孩子只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总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是优秀的,但绝不是成就在别人渲染的让全社会无比焦虑的上培训班的轨道上!

重视家教,古来有之,发展到今天,需要把理解和尊重放在更重要位置。从孟母三迁到“鸡娃”不止,无非就是想为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然而,重视教育没有错,但静下心来细细思之,教育是一门艺术,窦燕山的“义方”,绝不仅仅是“报个班”、“辅导个作业”这么简单粗暴,我们不仅要爱孩子,还要学会去爱。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份尊重;亲子之间,不是简单的以“我为你好”的名义推进的功利设计,而应是相伴一程,换位理解,不能丢了情分的特殊经历。

家庭教育,言传身教,悉心陪伴是孩子最需要的长情告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阐述,深刻诠释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与目标任务。比起花费时间和金钱送去培训班,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耐心细致的陪伴,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卖海鲜缺斤短两的家庭,大概率教不出诚实守信的孩子;温馨和睦孝老敬亲的宅院里,下一代更有可能具备健全完整的人格。教育部近期专门组织专家编写了一套《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帮助家长学习和掌握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和运用方法,在此不妨推荐各位家长一读。

从更大的角度看,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庭内部事务,也事关公共福祉,与社会进步相通,与民族未来相连。有知名学者指出,“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近日,《家庭教育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将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的各项职责,要求家长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拒绝不当的家庭教育,必要时可由国家对家庭教育进行干预。

当然,做好家庭教育也需要学校、社会共同来完成。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最近指出,要让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共同引导孩子自主完成、自我管理作业。这既是给家长松绑减负,也是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理分工。此外,社会各界也要按照教育评价改革中“破五唯”的要求,少一些片面追求成绩和炒作渲染焦虑,多一些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宣传引导。只有家、校、社一道,才能让“如此家长”越来越少,让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综合

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河南省教育厅各高校网站等评论

微言教育(石语)审核

冯赞责编

武智勇编辑

洱海·5先森薛思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